践行工匠精神,做司改航船的奋楫者
文山州人民检察院 王晟媛
前段时间,检察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遍了大街小巷,有位综合部门的同事在闲聊时打趣到:说他的家人看了《人民的名义》后,觉得像剧中反贪局局长侯亮平那样风光办案的人,才算一名标准的检察官,作为综合部门人员的他,充其量就是检察院里的打杂工。甚至就连他刚满七岁的儿子,也调皮地问他,爸爸,你是不是进了一个假的检察院啊,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过审讯坏人呢?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综合部门同事们不能称之为忧伤的忧伤。
身在综合部门的我们,也曾寒窗苦读法律,也曾拼尽全力地参加司法考试。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曾在高压力、高风险的办案第一线坚守过、执着过、奋斗过、奉献过。就拿我来说吧,自从2010年考入检察院以后,就一直在公诉部门办理一审刑事案件。那些与卷宗、法条相爱相杀的日与夜,那些在法庭上与辩护人唇枪舌战后留下的骄傲与遗憾,都随着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司法体制改革,渐渐离我远去。员额检察官是少数,我和很多同事一样,在改革后成为了一名司法行政人员。我们的工作不再是直接办案,而是服务,是后勤。
在政治部,我们的工作是干部管理考核、主题教育活动、检察文化建设;在纪检组,我们的工作是督促、是检查;在计财局,我们的工作是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在办公室,我们的工作是文件流转、是电话传真、是会议主办协调。我们的工作琐碎而繁忙,是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办不完的杂事……我们的工作无法用数字衡量,无法具体写进工作总结,更无法邀功邀奖。
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仍然在坚持、在继续,在为自己的小小法律梦想而努力、而奋斗。在不断的重复当中,我们熟练了技能;在紧张的应急当中,我们提高了效率;在多任务的处理当中,我们学会了统筹安排。我们虽然不是办案的主体,但我们是办案主体顺利办案的有力支持!
听,一楼的喧哗声终于缓和了下来,那是控申处又平息了一场纠纷吧;看,灯火通明的办案区,那是自侦部门在讯问犯罪嫌疑人吧;瞧,进进出出的车辆,那是公诉的同事们去提讯、去出庭吧……各项检察业务工作都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身为综合部门的我们,一刻都不敢怠慢,因为我们知道,手中每一份平凡细小的工作,都是检察办案必不可少的保障!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渐渐地,我懂了,在改革的航船上,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每一个检察人都是手持船桨、奋力前行的水手。综合部门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我们必须与司改同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做司改航船的奋楫者!历史终将记住一个法治时代的革新,如何于细微之处,渐渐脱胎换骨。历史也终将记住综合部门的我们——一群甘于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幕后检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