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支持IPv6网络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平安法治建设
州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一)
时间:2020-09-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中共文山州委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020年7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加快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贯彻落实《决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对贯彻落实《决定》提出了9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决定》的重大意义,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山边疆民族地区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二)总体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进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目标任务。按照党中央"三步走"目标和省委提出的工作要求,立足文山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围绕党的全面领导、民主政治等九项制度体系,统筹谋划文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制度体系建设贯穿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各方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二、构建党对文山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一)建立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长效机制,完善常态学习宣传、转化落实、督查考核等机制,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建立经常性查找违背初心使命问题制度机制,切实用初心使命涵养党性、激发动力、创造佳绩、祛除灰尘,推动守初心、担使命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巩固全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将"全州重大问题实行州县乡三位一体立体式集中调查研究、公开承诺办理民生实事、问题联动整改落实"等做法上升为制度。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完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之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健全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各项制度规定中,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上。把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干部落实"两个维护"的首要标准,列为各级党校教育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多形式经常性实效化开展。健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州委关于党委(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7条措施,完善各级党委(党组)第一时间学习研究、安排部署、督促落实制度,健全任务分解、协调推动、反馈报告、督查落实、监督问责、考核评价等机制,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三)健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把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职责充分体现在各级党委(党组)的工作制度中,健全党委(党组)研究分析重大形势、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机制,确保党在各级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制度,强化州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细化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完善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机制。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全覆盖、全落实,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

  (四)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充分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各级党委(党组)议事决策的中心原则,建立重大决策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和老干部意见建议的民意征询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经常性深入基层听取民意、凝聚民智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度,充分依靠人民执政。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方式,探索建立重大决策特别是民生事项决策网上征求意见等制度机制,建设民意反映畅通、收集全面、办理高效、反馈及时的网络平台,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建立完善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制度,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完善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广泛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五)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联系群众等制度,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完善党委(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等制度,推进各级党委(党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改进党委(党组)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升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完善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容错纠错制度机制,落实为受到诬告、错告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制度,精准审慎问责。加快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增强领导干部能力本领;完善领导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历练机制,增强斗争本领。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完善从州县两级选派党员干部到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制度,以一人带强班子、班子带动发展,推进村级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乡村善治。

  (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制度机制,健全选贤任能制度,完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机制,抓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识别和评价。完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机制,强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持续纠治"四风",强化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建立减轻基层负担责任倒查和问责机制,形成集中精力抓落实局面,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贯彻落实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健全推进落实的制度机制。

  三、构建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凝聚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州、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强化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和法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推进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制定重大事项提出与审查、调研与论证、审议与表决、公布与实施以及贯彻落实的保障措施,实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保障重大事项科学、安全。完善干部任后监督制度,促进干部担当履职。健全人大议案和建议快速落实、转化运用机制。健全代表联络服务机制。建立代表履职保障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搭建代表作用发挥平台。完善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制度,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优化代表结构,适当增加基层、专业人才、产业工人、"两新"组织代表数量,扩大代表覆盖面。加强全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职尽责,更好凝聚共识,服务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严格落实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实施之中的制度规定,坚持并完善协商前调研机制,健全重大决策、规划、工程和民生实事等常态化协商机制。健全重大情况定期通报和重要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协商结果采纳、办理、反馈机制。坚持建言咨政和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履职活动机制,推进双向发力落到实处。优化政协界别设置。建立委员讲堂和重大工作宣讲机制,推进委员履职尽责。建立民主党派、工商联直接向州委提出意见建议制度,落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各自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要求。统筹推进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形式有机结合,完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创新。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紧扣凝聚人心的根本原则,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主线,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职机制,促进作用发挥。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服务全州发展。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人士履职保障机制。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沟通联络和思想教育制度,发挥有关联谊组织的阵地和平台作用,增进交往交流。健全听取各族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制度机制,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健全宗教工作制度机制,巩固宗教和顺局面。

  (四)增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提高群众自治水平。完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健全规范村规民约制定办法,突出约束性,增强操作性,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等"一约四会"的自治作用。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壮大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实力

  (一)健全促进产业发展制度机制。围绕将四大重点产业打造成四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完善生产要素和服务向产业集聚的制度机制,形成政策集成、要素集成、服务集成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有文山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支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政策措施。优化园区布局,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支持企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机制,推动产业基地做强做大。实施品牌战略,完善"三品一标"创建和市场拓展机制,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建立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支持科技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快文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建立健全三七、铝、锌、锡、铟等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政策,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激励"双创"制度,引培一批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健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制度体系。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建立投量、投向、投速、投效"四位一体"重大项目投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全力补齐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立支持"新基建"的制度性政策,加快谋划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发展,构建全面系统的数字经济发展制度体系,形成数字产业互嵌互助机制。积极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管理、建设用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搭建科技成果发布转化平台、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流动平台,推进政府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三)完善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制度机制。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推动国有资本向全州高质量发展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创新力。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金融支持和民营企业家正向激励长效机制,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发展基金、参股重点项目的制度性措施。建立引导支持民营经济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制度机制,完善鼓励民营企业上市补助制度,加快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度培养机制,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创新、大中小企业协同并进的新格局。完善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政银企平台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科学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和财政管理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机制。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加快推进文砚同城、文砚丘平一体化发展,探索建设文砚西麻马大经济圈、丘广富高铁经济带,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配套协作、生态保护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特色小镇建设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平远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好集镇和小城镇衔接城乡的重要作用。建立产城融合发展制度,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紧密融合式发展模式。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不动产登记、宅基地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制度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机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坚持向东发展和向南推进为主的思路,形成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制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围绕打造云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目标,建立常态化主动对接联系机制,形成向东招企引才入文发展、输出文品服务东部发展的格局。制定融入中国(云南)自贸区规划,探索建立促进产业发展、边境经济、跨境电商等新片区建设的系列制度性政策措施,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引进更多世界、全国500强企业集团入文发展。优化提升各类开发区,加快三个边境口岸和边合区、保税区建设,健全口岸通关机制,探索沿边开放新路径。建立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教育、医疗合作和民族文化交流长效机制,推动对外贸易、边境贸易和跨境金融、旅游、务工等方面取得突破。

  (六)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政务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制度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加快"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审批运行机制,建立落实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机制,加快推动"一颗印章管审批"落到实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健全领导挂联商(学)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制度措施。构建集党政督查、第三方考核评估、媒体监督、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于一体的督促检查机制,大力纠治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发展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措施落实,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建设诚信政府,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五、构建依法治州的制度体系,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宪法最高法律地位,注重各项法规制度同宪法法律的衔接协调,完善备案审查和定期核查通报制度,确保自治州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形成全社会忠于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

  (二)积极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立法原则,发挥党委把握立法方向、解决立法重大问题的作用,加强党领导立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自治州"双立法"优势,适时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聚焦"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开展立法。建立健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制度机制,形成维护群众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文山辨识度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坚持开门立法,完善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程序合法的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提高立法效能。推进法规规章"废改立"常态化、制度化。

  (三)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健全党委(党组)保证执法、支持司法的制度机制,发挥党在法治中的领导作用。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整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提高行政执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适当。健全执行联动机制,解决执行难问题。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冤假错案防范和纠正机制。落实法官职业保障和律师职业权利保障机制,发挥法官、律师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干预执法司法活动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普法用法机制。深入推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完善激励约束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建立媒体和律师公益普法制度。探索建立单位挂钩行政村普法责任制,全面提高以农村群众为主的全民法治意识。健全符合州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建立自治州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三入"制度,充分发挥自治州法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六、构建维护边境安宁、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制度体系,夯实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基层基础

  (一)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制度体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四个诠释"的创建理念,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健全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长效机制,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弘扬好"老山精神""西畴精神",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逐年争取国家命名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示范圈、示范走廊、示范联盟,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文山样板",形成"文山经验"。完善少数民族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乡土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普惠性民族地区扶持机制和精准有效的差别化支持长效机制,持续完善花倮、山瑶、偏苗、僰人等少数民族支系帮扶机制。

  (二)完善平安文山建设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责任传导和专项治理机制。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长效治理,巩固"强基促稳"制度性成果。健全平安建设实绩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挂钩制度。建设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生事项交办、突发事件处置等为一体的社会治理平台,构建多渠道精准发现、全要素精细分析、分层次精心处置的社会治理新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群众矛盾纠纷机制。加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推广"矛盾不上交、千村不发案"的"西畴新现象"机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构,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纠纷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制定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措施办法。健全重大信访问题排查防范、源头化解包案攻坚、问责追究等制度机制,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案件形成常态。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事前和源头防范化解。

  (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群众参与、依托现代科技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稳定、社会治理、反邪教、边境安全稳定等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协同效率。严打非法集资、村霸市霸等涉众型犯罪,健全扫黑除恶、禁毒防艾、扫黄打非、边境整治、命案防控工作落实机制,推进突出治安问题综合治理常态化。健全完善网络空间治理制度,加强网络违法犯罪打击查处。建立特殊群体管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现代科技支撑治安防控机制,强化智慧警务应用,完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边、群防群控制度机制,构建全要素、全天候的边境管控格局,维护边境安宁。

  (五)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和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多部门联动合作、信息共享的安全监管新机制。建设全州统一的应急综合信息平台,完善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评估研判、决策、防控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健全质量追溯机制,加快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遏制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建引领+组织建设"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实施精细化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城市物业管理制度机制,健全农村治理组织体系,提高城市治理和基层自治水平。制定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发挥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七)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党委(党组)领导、专业机关指导、职能部门主责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坚持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建立国家安全与网信、外事、边防、财经等议事协调机构的横向联动机制,健全国家安全重大事项会商、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情报信息规范管理等制度,形成各负其责、紧密联合、高效协同的制度体系。

  七、构建推动文化建设和提高城乡文明水平的制度体系,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软实力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州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壮乡苗岭大讲堂"等平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实效化。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宣传,强化党校、社科联阵地建设,实施大众化、通俗化宣传宣讲,推动党的理论深入人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阵地建设和管理制度,突出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引导把控,着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二)构建大力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制度体系。构建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宣传宣讲、实践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制度体系。制定强化学习教育措施,全方面、多角度、多形式抓实学习教育,将"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转化为全州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建立"老山精神""西畴精神"专门研究机构,完善常态化研究阐释制度,重读重解重用"老山精神""西畴精神",推进内涵和外延拓展。完善"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宣传宣讲制度,拓宽普及面,形成人人都是宣讲员的浓厚氛围。打造"西畴精神"国家级教育基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转化运用和实践创新激励制度,激发更多实践创新,形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健全完善文化建设制度机制。制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性措施,并逐步上升为法规规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齐抓共管机制。落实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激励制度,推出更多讴歌新时代的文化精品。完善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机制,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文化旅游提升行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四)完善正确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县(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优化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提升网络舆情预警、分析研判和处置应对能力。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做到科学、准确、依法、建设性监督。加强自媒体监管,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内容管理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完善新闻通气机制,规范新闻发布。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五)构建提升城乡文明水平的制度体系。围绕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城乡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以革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为目标,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构建提升城乡文明水平的制度体系。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社会文明风尚养成。建立文明生产生活倡导性规范,融入村规民约,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强化宣传教育普及,推动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将"五分钱"工程、"街长制""道德银行"等经验成果固化为制度,创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镇创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学习和关爱道德模范制度,落实礼遇道德模范管理实施办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文明有礼。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八、构建"喀斯特绿洲"建设的制度体系,筑牢文山生态安全屏障

  (一)建立健全国土绿化制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绿色作为文山发展的底色,构建国土山川应绿尽绿、全面绿化的制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生态治理等增绿工程,全面提高石漠化地区林草覆盖率。制定激励造林的制度性措施,健全完善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全民主动参与的良性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工程造林种草,激励群众自发植树造林种草,快速提升全州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

  (二)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保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制定老君山、普者黑、博吉金、古林箐等自然保护地和重要水源地、湿地等地区的特殊用途管制制度,完善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长效机制。落实国家公园制度,推进更多国家公园建设。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推进管控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最严格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健全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制度。大力实施生态空间保护等护绿工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灾害防治体系,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立法。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水生态持续改善。推广西畴"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健全矿山生态修复和侵蚀沟、侵蚀坡治理机制。

  (三)严格落实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坚持绿色生产和消费导向,严格执行绿色生产和消费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消费引导培养机制,建成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基地,构建崇尚绿色生活、践行绿色理念的制度体系,推广干部群众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认真落实"八林经济",完善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推行林业立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办法,推进森林康养与医疗、教育融合发展机制建设。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推进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等改善生态的绿色技术应用与绿色产业发展贯通融合。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分类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变废为宝。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建立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机制,及时、全面整改到位。

  九、构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制度体系,增强边疆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完善精准扶贫脱贫防贫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政策,建立定期排查、动态监测、返贫预警常态化机制,健全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应急救助等制度,完善控辍保学、农村饮水安全、产业促就业、转移就业等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盘活用好农村劳动力等各类资源,培育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建立自强诚信感恩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制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并固化为制度,积极探索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路径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中长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重点,建立完善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走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子。

  (二)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落实就业优先原则。制定多渠道灵活就业、网络就业创业、金融服务支持就业创业、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等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强化大众创业平台建设,制定制度性扶持政策,推动更多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就业信息收集、失业监测平台,及时掌握就业情况,强化就业服务,构建智慧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州级财政资金扶持就业的制度性措施,完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贫困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施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三)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化高中教育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普及高中教育,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快城市中小学特别是文山城区中小学建设,优化片区布局,解决学位不足、资源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完善办园体制和投入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制定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的制度性政策,丰富办学形式,提高办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教师待遇政策落实,健全教师荣誉和激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加强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建立学习型社会。

  (四)健全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发挥。完善退役军人日常管理教育和服务保障工作运行制度体系,健全涉军祭扫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服务地方发展制度性举措,构建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新模式,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归属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制度功效,坚持源头治理、过程管控、依法从严,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违法建筑治理长效机制,稳步化解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保障群众住房需求和购房合法权益。

  (五)健全健康文山的制度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体系。制定推进健康文山行动的制度性政策,健全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生命全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发挥中医优势等制度机制。坚持以县乡为重点,健全全州公共卫生服务、重大传染病防控、重特大疾病防控体系,加快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健全完善自上而下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应急演练和防控措施宣传机制,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医联体建设,健全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推进医疗资源均等化发展。制定加强壮医药、苗医药等民族医药挖掘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建立早婚早育综合治理机制,解决早婚早育突出问题。制定少盐少脂少糖的科学饮食倡导性规范,教育引导群众消除生活陋习,增强身心健康。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健全以党政机关带头促进全民健身的制度性举措,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十、构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制度体系,营造边疆民族地区良好政治生态

  (一)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保障党员监督权利。着力加强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探索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建立"政治关爱式"谈话、"蹲点式"调研监督、"体验式"监督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坚持巡察的政治定位,深化巡察监督,改进巡察方式,形成以找问题、抓整改为主,突出教育提醒,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巡察质量。完善巡视巡察整改、督察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建立巡察上下联动监督机制,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完善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机制、制度,巩固拓展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试点成果。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加快派驻机构改革,推进派驻机构规范履职、发挥作用。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联合监督机制,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制度机制,坚持公开透明,突出结果导向,实施精准考核,提升考核的公正性、实效性。

  (二)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坚持权责法定,明晰权力边界、严格职责权限,完善机构改革后的权责清单。完善"一把手"权力监督制度,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协调统一。健全执行力保障机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长效机制。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完善廉政档案、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更好发挥风险防控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末位表态、倒序发言机制,强化决策权监督。落实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推动用权公开,健全公共资金、资源、资产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严格执行全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9条措施,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和学习党章党规制度。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等余毒流毒和付加兴案对文山政治生态破坏的影响,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作风专项整治体系,完善整治"九种人"和"四种官油子"机制,形成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敢于善于斗争的浓厚氛围。完善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监管机制,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铲除权力设租寻租土壤。

  (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突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交织案件查处,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加大基层腐败整治力度,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大宗采购、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不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深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党员干部关心关爱制度,建立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廉政教育,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贯彻执行《决定》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全面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扛实政治责任,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的职责,加强领导,科学谋划,整体推进,认真抓好中央《决定》和省委、州委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对照9个方面的制度体系,结合实际,细化方案和措施,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二)严格执行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强化制度执行,争做尊崇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的表率。加强对制度执行的持续监督和跟踪落实,坚决整治执行制度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现象,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宣传教育。把制度自信贯穿宣传工作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宣传,讲好制度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提高对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意义的认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制度成果,自觉主动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全州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增强运用制度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把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树立重实干、重实效、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边疆、心向中央,大胆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提升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为推动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文山新闻网

检察长致辞  
通知公告  
文山州检察系统2024年度考试...
文山州检察系统2024年度 考试...
听证会公告
文山州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
文山州检察系统 2024年度考...
文山州人民检察院关于 对设...
听证会公告
检察长信箱
人大代表联络平台
案件信息公开网
律师联络平台
网上举报
12309中国检察网
中国检察听证网
检察之窗  
抽丝剥茧
专题活动  
检察微博
检察微信
友情链接